在高速一线工作中,川路通公司坚持实干担当,始终秉持创新创造理念,聚焦安全保障、运营效率提升及成本控制等,不断推陈出新,探索巧思妙招,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注入不竭动力。
微创新撬动大安全
“这项创新真正将安全防护做到了员工心坎上”,4月8日,在2025年一季度运营服务质量考评交叉检查中,苍巴高速管理处机电科自主研发的“ETC车道安全防护体系”获项目公司检查组一行高度评价。
针对“白驿收费站下坡路段车辆惯性大,收费员穿越车道风险高”这一问题,机电科调阅监控视频,深入剖析收费员车道通行数据,精准锁定人员穿越ETC车道危险轨迹交叉节点,结合“一停二看三通过”标准化作业流程,创新研发亭门联动声光报警装置安全警示系统。该系统在夜间可实现50米动态车辆实时警示效果,预警响应速度达0.5秒,实现人车交汇频率大幅下降。
在研发过程中,机电工作人员坚持“小切口、大保障”理念,聚焦实际工作需求,构建起人、物、环、管四位一体的安全屏障。该项成果被评为成绵苍巴高速全路段机电创新案例。
小巧思提升通行效率
4月以来,气温回升。强烈的阳光照射使自助缴费机移动支付扫码效率降低,影响车辆通行效率。天府机场高速稽核管理科科长苏刚从户外防雨插座设计中获得灵感,为自助缴费机扫码口“量身定制” 了适配遮光板。
遮光板投入使用后,成功解决了因阳光照射页面导致的支付异常问题,扫码支付恢复顺畅,保障了天府机场高速的整体通行效率,提升了司乘出行体验。
匠心修复 物尽其用
近期,天府机场高速隧道内安装的200余台声光报警器因长期高负荷运转,面临设备维护升级的问题。公司机电维护团队没有简单地选择“一换了之”,而是通过不断钻研,以“修”替“换”。他们认真研读设备说明书,拆解故障部件,逐一排查线路节点,对设备电路板进行清洗、焊接及调试,仅用时5天便顺利完成了所有报警器的维修维护工作,为公司节约了三万余元的养护成本。
这些重新上岗的设备在隧道内稳定运行,守护着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。机电维护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精打细算、物尽其用”的工匠精神,为公司节约资源、降低成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
下一步,川路通公司将不断深化“科技兴安”战略,大力发扬勤学钻研、实干实效的工作作风,持续提升创新创造能力,把成都高速的机电工匠精神转化为打造平安、高效、智慧高速的源源动力。